快速試算勞保、健保、勞退扣除後的實領薪水,掌握個人薪資結構與財務規劃
本薪資計算器幫助您快速了解實際薪資扣除情況,只需兩個簡單步驟:
系統將自動計算:
注意: 本計算結果為估算值,實際數值可能因投保級距、特殊身分別或其他因素而有所差異。薪資入帳時請以雇主提供的薪資單為準。
什麼是勞工保險? 勞保是台灣為保障勞工生活與經濟安全所設的社會保險制度,提供生育、傷病、失能、老年及死亡給付。
保險費率與分攤: 目前勞保普通事故保險費率為 12.5%,由勞工負擔 20%、雇主負擔 70%、政府補助 10%。職業災害保險費則完全由雇主負擔。
投保薪資級距: 勞保投保薪資分為 20 個等級,從 25,250 元到 48,200 元不等。投保薪資是計算保險費及給付的依據。
勞保老年給付: 符合請領條件的勞工(年齡 + 保險年資達一定標準)可請領老年給付,依投保薪資及保險年資計算。
全民健康保險: 台灣的全民健保提供醫療保障,現行保險費率為 5.17%,由雇主負擔 60%、勞工負擔 30%、政府補助 10%。
二代健保補充保費: 為健全健保財務,針對高額獎金、兼職所得等六項所得加收 2.11% 的補充保險費。
保費計算基礎: 健保費依投保金額計算,有眷屬者按眷屬人數加收保費。
勞工退休金制度: 台灣自 2005 年實施勞退新制,雇主需為勞工提撥至少 6% 的退休金至個人專戶。
勞工自願提撥: 勞工可自願提撥薪資的 0% 至 6% 做為退休金,此部分可於年度綜合所得稅申報時列舉扣除,享有節稅效果。
退休金提領條件: 勞工年滿 60 歲,工作年資滿 15 年以上者,可請領月退休金;未滿 15 年者,請領一次退休金。
退休金計算方式:
特殊提領條件: 在特定情況下(如重大傷病、資遣且失業達 1 年以上),勞工可提前請領退休金。
薪資所得課稅: 薪資所得需併入綜合所得稅申報,可依法定扣除額或列舉扣除額減除。
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: 每人每年可享有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,2025 年為 200,000 元。
稅率級距: 綜合所得淨額依級距課稅,稅率從 5% 至 40% 不等,各級距有不同稅率。
綜合所得淨額級距 | 稅率 |
---|---|
540,000 元以下 | 5% |
540,001 元至 1,210,000 元 | 12% |
1,210,001 元至 2,420,000 元 | 20% |
2,420,001 元至 4,530,000 元 | 30% |
4,530,001 元以上 | 40% |
勞工自提退休金: 自提退休金可在綜合所得稅申報時列舉扣除,降低課稅所得。
保險費扣除: 人身保險費每人每年扣除額上限為 24,000 元,健保費則全額列舉扣除。
投資型商品: 透過投資型保單或其他金融商品,可享有遞延稅負或免稅收益的優勢。
定期定額投資: 配合每月薪資收入,安排定期定額投資,長期累積財富。
A: 勞保費率為 12.5%,其中勞工負擔 20%(即 2.5%),雇主負擔 70%(8.75%),政府補助 10%(1.25%)。實際扣除額依投保薪資級距計算,非按實際薪資。
A: 依據勞工退休金條例,勞工年滿 60 歲可請領退休金。若工作年資滿 15 年以上,可選擇請領月退休金;未滿 15 年者,請領一次退休金。特殊情況如重大傷病或資遣失業達一年以上,可提前請領。
A: 可透過以下方式查詢:
A: 勞工自提退休金的主要好處有二: 一是增加退休金累積,提高退休後的經濟保障; 二是可於綜合所得稅申報時列舉扣除,享有節稅效果。自提比例可在 0% 至 6% 之間自由選擇,且可隨時調整。
A: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稅率為 2.11%,針對六項所得課徵:高額獎金、兼職所得、執行業務收入、股利所得、利息所得及租金收入。每一筆所得需單獨計算,且有起徵點限制。
以您目前 50,000 元月薪和 6% 提撥率計算, 假設您工作 30 年且薪資不變,勞退專戶可累積約:
1,101,600 元
(假設年均收益率 2%)
月退休金估算:
月退休金 = 個人退休金專戶本金及收益 ÷ 平均餘命 ÷ 12 個月
(平均餘命依據退休時年齡及性別,參照台灣壽命統計表)
舉例說明:
假設 60 歲男性退休,專戶累積 300 萬元,平均餘命約 23 年
月退休金約為:3,000,000 ÷ 23 年 ÷ 12 個月 = 10,870 元/月
免責聲明: 本計算器提供的所有資訊僅供參考,實際薪資扣除項目及金額可能因個人情況、法規變動或特殊條件而有所不同。 請以官方資訊及您的實際薪資單為準。如有疑問,請洽詢專業人士或相關政府單位。